11月7日,2020第八届高校GIS论坛在广州开幕。本届论坛以“担当与融创”为主题,政府部门、行业组织,知名院士、专家,地理信息、IT互联网企业代表以及来自全国80多所高校的师生齐聚羊城,围绕GIS学术前沿、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创新创业等议题进行讨论交流,共享GIS最新成果和宝贵经验,探讨GIS学科教育、学术科研、行业发展方向。
考虑疫情防控因素,本届论坛采用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方式举行,吸引了470多位线下参会代表,并有10000多名线上观众观看了本届GIS论坛的视频和图片直播。
第八届高校GIS论坛开幕式
本届论坛由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地理信息系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共同主办。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中地数码集团、武汉中地先进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省地理国情监测与综合分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广州大学公共安全地理信息分析中心联合承办。
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宋超智、广州大学副校长张其学、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杨林安出席本次论坛并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省时空大数据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王家耀,深圳大学校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李清泉出席论坛并作主旨报告。
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宋超智致辞
广州大学副校长张其学致欢迎辞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杨林安致辞
院士名师,深入阐释GIS发展之道
伴随着近年来物联网与智慧城市的迅猛发展,数字孪生与智慧城市快速结合,为智慧城市与城市管理开拓了新的发展前景,尤其在当今的抗疫形势下,数字孪生城市的建设将发挥重要作用,两院院士李德仁教授基于数字孪生的视角,在大会主旨报告中阐述了数字孪生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
李德仁院士指出,数字孪生实现和落地所需的五大关键前沿技术是5G物联网、物联网边缘计算、AR/VR/MR、区块链AI和大数据云计算,能够在基于数字孪生的智慧城市中实现实时GIS。
李院士还介绍了数字孪生智慧城市的多项建设案例及扩展应用。他强调,抓好数字孪生智慧城市应用,将对推动新型智慧城市的升级发展和国家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李德仁院士作《基于数字孪生的智慧城市》主旨报告
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上,中国GIS的发展是浓墨重彩的一个篇章,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GIS教育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王家耀在主旨报告中回顾了中国GIS发展的60年,展望了中国GIS学科发展的广阔未来。
王院士指出,中国GIS学科60年的演进与发展是在三大背景下进行的:共享信息资源协同工作繁荣和社会需求,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技术、全球卫星定位导航和对地观测技术等技术发展,以及地图学和地理学等基础学科的支撑。
他同时用自身的研究经历,阐述了自己的GIS科研之路与体验,其研究和办学经历,也是中国GIS学科发展的缩影。
王家耀院士作《中国GIS发展60年》主旨报告
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是GIS学科实现永续发展的必要和重要条件,深圳大学校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李清泉从测绘科技创新与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维度,在论坛上谈创新与人才培养对GIS学科发展的意义。
当今在GIS学科及其相关领域取得长足进步,大地测量、卫星导航、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摄影测量与遥感等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GIS学科发展呈现出多学科交叉趋势,并衍生出一大批应用创新领域。
李清泉校长指出,科技创新的特点就是需求导向、学科交叉、技术驱动。学科融合的一大必然趋势就是跨学科人才交叉,在开办相关专业的同时,要融合服务城市可持续发展,以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为核心,形成完备的课程体系和思维模式。
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作《测绘科技创新与跨学科人才培养》主旨报告
在7日下午的特邀报告阶段,来自全国各地GIS领域的8位杰出学者聚焦GIS学科前沿,也为大会带来精彩报告。南京大学李满春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王力哲教授、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吴亮教授、武汉大学邵振峰教授、华为数字政府行业解决方案部首席专家刘丹教授、中南大学邓敏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余柏蒗教授、广州大学张新长教授,分别从各自研究领域进行了分享。
王家耀院士、吴信才教授获“中国GIS教育终身成就奖”
在开幕式上,本届高校GIS论坛为一批GIS领域的杰出学者和优秀人才颁奖,表彰他们在GIS领域的贡献和成就的同时,通过树立优秀典型,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GIS学科加速飞跃。
中国测绘学会宋超智理事长向“中国GIS教育终身成就奖”两位学者——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家耀教授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吴信才教授颁发奖杯及荣誉证书,表彰二位学者在各自的学术生涯中,开拓奋进、锐意创新、笔耕不辍、成果丰富,在GIS领域掀起一次次技术革命,为GIS学科发展作出了毕生的贡献。
王家耀院士、吴信才教授获中国GIS教育终身成就奖
同时,本届论坛通过专家组的评议,共产生“高校GIS创新人物”奖10人,“高校GIS新锐”奖10人,“高校GIS新秀”奖10人,“优秀教学成果”奖10项,“优秀论文”9篇。论坛期间还颁发了第十二届高校GIS论坛技能大赛操作与开发各奖项。
本届论坛通过设置奖项,为全国高校GIS领域的中青年学者、老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平台,充分呈现了GIS学科在当今这个融创时代的研究和教学成果。
高校GIS创新人物颁奖
优秀教学成果奖颁奖
多项精彩活动,展示中国GIS学术、教学与创新成果
在GIS理论创新与前沿探索分论坛中,8位演讲者就各自研究领域及科研学术热点进行分享交流,探讨GIS学术科研发展方向。在GIS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分论坛中,9位演讲者就自己所在团队和院校所做的教学改革、课程设计、产学研模式、职业教育等,进行了分享和探讨。
自2016年论坛首次设立创新创业大赛,有效带动了高校内部以地理信息方向为核心的创新创业氛围,激发学生科技双创的热情。本届论坛继续关注高校创新创业,面向广大创业者征集了优秀创新创业项目。最终,来自全国各地的10个优秀创业团队进入到了论坛当天的最后现场答辩环节。项目涉及地图、测绘、旅游、AR、交通等多个领域,全方位展示高校学子创新创业实践成果。经过激烈角逐,最终奖项归属在论坛闭幕式上揭晓,聊城大学等5支团队荣获一等奖,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5支团队获得二等奖。
创新创业大赛答辩现场
此外,在本届论坛开始之前,还举办了“名师进高校”活动,有近千余名师生参加。13位高校GIS学科名师,带着13场精彩的学术报告,走进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5所高校,报告聚焦GIS学科的前沿和热点,包括数字孪生、时空大数据、智慧城市、城市信息模型等GIS领域现今的研究热。与会师生,踊跃提问,思想激烈碰撞,“名师进高校”活动起到了良好效果,取得了圆满成功。
名师进高校活动现场
学术沙龙,回顾中国GIS发展历程,展望GIS智能化前景
在8日下午的两场学术沙龙中,15位教授专家同台争鸣,围绕两个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交流,引发了在场师生及线上观众对于产业发展、技术革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全新思考。
学术沙龙一:中国GIS教育的昨天、今天、明天
首场沙龙主题为“中国GIS教育的昨天、今天、明天”。由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院长吴志峰教授主持。与会嘉宾回顾各自如何踏入GIS行业领域,以及那时的GIS教育处于何种状况。六位学者青年时期的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GIS正处于兴起阶段,他们从测绘、遥感、地矿、计算机、地理等不同领域的工作和研究中,逐步认识到了GIS的重要性,从而踏上了GIS的科研教学之路。也正是以在场嘉宾为代表的GIS先行者的带领下,中国GIS教育快速发展起来,推动了中国GIS产业的高速发展。
关于中国GIS教育的“今天”,沙龙嘉宾提出了中国GIS教育的优势所在,但更多着眼于其中存在的问题,如生源师资问题、课程体系问题、专业设置问题、职业教育问题等等,也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思路和方案。
对于GIS教育“明天”的设想,嘉宾们从技术、课程、专业、教学等多个角度分享了明天的可能,充满信心和智慧去迎接中国GIS教育新的挑战。
学术沙龙二:GIS如何实现从信息化迈向智能化
第二场沙龙讨论的主题为“GIS如何实现从信息化迈向智能化”。会议由北京大学教授、数字中国研究院副院长邬伦主持。
专家们一致认为GIS的智能化是必然的趋势,同时各自也从不同的角度谈到自己对于智能化的理解和探索,如信息的感知获取、结合人类需求的应用场景、智能技术的进步和突破、理性开展智能化研究和应用等。
GIS的智能化还在路上,而如何推进其进程,专家们的视角、方案各有不同,有从信息获取角度的,有从技术推动角度的,有从需求带动角度的不一而足。GIS的智能化既是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需求驱动下的必然趋势,而其实现必然任重道远,需要所有业者的不懈努力。
初心与使命,2021第九届高校GIS论坛将在长沙举办
本次论坛期间也召开了高校GIS论坛常务理事会,会议对本届论坛从筹备到举办期间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并确定了论坛未来发展方向,将首次由两年一届改为一年一届。确定2021第九届高校GIS论坛将由中南大学承办。
在高校GIS论坛闭幕交接仪式上,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副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邓敏代表中南大学接过论坛会旗。他表示,高校GIS论坛走过了14个年头,举办了八届,对于中国GIS教育和产业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南大学满怀希望与自信,将通过承办第九届论坛,继续践行促进中国GIS教育发展的初心,担当起推动新形势下中国GIS事业不断发展前行的重要使命。
中南大学邓敏教授挥舞高校GIS论坛会旗
2020高校GIS论坛在广州圆满落幕。2021年第九届高校GIS论坛将移师湖南长沙,在美丽的岳麓山下,我们不见不散!